四川电讯 加入收藏· 设为首页 · ·
当前位置:四川电讯新闻中心国内新闻

【百年大党的新生力量】戒毒所的90后心理咨询师: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

时间:2021-06-28 06:17:38    整理:Admin

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6日电(记者 张尼)“我们是戒毒战线上最后一道防线,如果我们放弃了,可能对他们来说就真的没有机会了。”

  29岁的年轻党员尹露是北京市天堂河强戒所心理矫治中心的三级警长,工作5年的时间里,他先后帮助了重难点戒毒人员40多人。帮助戒毒人员回归正常生活,是他和所有同事们最大的心愿。


图为尹露在工作中。

  “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想戒毒的”

  2016年,从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后,尹露成为了北京市天堂河强戒所的一名心理咨询师,主要工作是做戒毒人员的心理矫治。

  “这份工作让我实现了从小就有的警察梦,能穿上帅气的警服,又能学以致用,很光荣。”

  不过,很快现实就给了这个刚出校门的大男孩一个“打击”——对强制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远比他想象中难得多。

  尹露说,第一次接触吸毒人员时,他甚至有些畏惧,这和他在学校里接触的心理干预对象差别太大了。

  因为吸毒,很多戒毒人员有负面情绪,心理、精神也有很多问题,他们中的一些甚至展现出完全排斥的状态。

  “他们会告诉我‘我觉得我这样挺好’、‘我也不需要你的帮助’,这让我一开始就懵了,来到这之后,好像我学的东西一下子就被清零了。”

  面对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与挑战,尹露重新开始摸索、学习,通过积极心理学、正念减压等方法,帮助戒毒人员疏导负面情绪,提升戒毒动机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发现,和强戒人员沟通就像是剥洋葱的过程。当把他们外表的保护一层一层打开的时候,就会发现,沉溺于毒品无法自拔的人,背后都有各种原因,只不过他们选择毒品作为一种错误的应对方式。

  “其实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是想戒毒的。我们要帮助他们梳理,让他们思考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,怎样实现人生价值。”尹露说。


资料图     孟德龙 摄

  “我们是戒毒战线上最后一道防线”

  5年时间,尹露先后帮助了重难点戒毒人员40多人。这期间,他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戒毒人员,其中有一些人的矫治工作难度超出想象。

  2018年,尹露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戒毒人员,这是所有心理咨询师最怕遇见的一类。

  对这名戒毒人员的矫治工作前后做了将近一年时间,尹露用“耗竭”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工作状态。

  “头几次沟通非常吃力,像跑马拉松。我曾经去寻求老师以及师兄师姐的帮助,他们都劝我别做了,没有意义的,即使你非常努力,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特别好。”

  即便如此,尹露并没有就此放弃。

  经过长达一年的矫治工作后,这名戒毒人员开始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,他的行为有了改善。

  “我们和戒毒人员间的关系本身可能比技术更有意义,当有稳定的关系积累下来后,我们就会对他产生正面的影响。”

  谈及当时坚持的原因,尹露说这是他的责任。

  “社会上有医院、心理诊所、社区,还有一些自愿的戒毒机构,但是,当那些都不能帮助他们的时候,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了。如果我放弃了,可能对他们来说就真的没有机会了。”他说。


尹露在工作中。

  疫情期间曾连续2个多月未回家

  2020年,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,给尹露的工作带来更大挑战。

  由于戒毒所是监管场所,24小时都必须有人值守,包括尹露在内的每位民警都要参加轮流值班。

  2020年的大年初三,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尹露接到任务参与戒毒所的轮值工作,他第一时间赶到了单位。

 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,值班民警停止了轮班,因此尹露在住区一待就是两个多月没有回家。

  “等我再回家时,5个多月大的儿子都没认出我,愣了几秒以后才反应过来是爸爸回家了,然后‘哇’一声就哭了。”尹露回忆说。

  与此同时,疫情期间如何安抚戒毒人员的情绪,也是尹露和同事们面临的另一大难题。

  由于疫情防控封闭,很多重难点戒毒人员表现出情绪波动。这期间,一名重点戒毒人员赵某本就因情绪易冲动多次违纪,而当时他的妻子正带着孩子被困武汉,赵某的情绪变得异常激动。

  尹露坚持每日对赵某开展心理疏导,并鼓励赵某参与到大队的每日正念训练中,有效缓解了赵某的负面情绪,最终通过和大队的共同努力,将赵某从一个“刺头”转化为了“积极力量”。

  如今,因为疫情还未结束,戒毒所仍然要实行封闭管理,所有民警在进入住区前依然都要进行备勤、隔离、核酸检测,一次值班时间要持续将近2周,这让尹露和家人聚少离多。

  即便如此,家人对于尹露并没有怨言,并且十分支持他的工作。妻子更是以尹露为骄傲,因为她知道,自己的丈夫在帮助需要他的人。


资料图  杨武松 摄

  一句“谢谢”是最大的回馈

  根据公安部最新公布的数据,全国新发现吸毒人员从2016年的37.9万名下降至2020年的15.5万名,降幅接近六成;目前全国现有吸毒人员180万名,较2016年底降幅超过三成。

  这些积极的数字背后,离不开和尹露一样战斗在禁毒一线民警的努力。

  2019年,为鼓励在各项业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骨干民警,北京市监狱(戒毒)管理局成立了5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,尹露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“成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,我们注定是边工作、边探索的过程。”尹露说。

  尹露工作室成立以来,确立了正念技术在成瘾领域的推广、正念训练师的培育和督导,戒治项目正向研发等工作目标,组建起了一支对正念技术在成瘾领域的应用感兴趣、愿意投身于正念戒毒实践的专兼职训练师队伍。

  如今,尹露组织工作室成员共同开展了各项工作,取得了诸多成效。

  “我最受触动的就是,每次这些戒毒人员离开戒毒所时,会找到我,拉着我的手说一声‘谢谢’,这句话能让我产生发自内心的快乐。”尹露说。(完)



免责声明:
  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删除.
关键词:【百年大党的新生力量】戒毒所的90后心理咨询师: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 
热 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