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电讯 加入收藏· 设为首页 · ·
当前位置:四川电讯文化艺术文化快递

900岁明清古镇周庄“闹”春忙

时间:2019-02-07 06:18:32    整理:Admin

  (新春走基层)900岁明清古镇周庄“闹”春忙

  中新网苏州2月5日电 (黄莹)粉墙黛瓦、小桥流水,是人们对江南水乡的固有印象,而在新年里头,江南古镇周庄多姿多彩的闹春年俗,令小镇“沸腾”了起来。

  门上贴对联,屋前挂灯笼,红烛办家祭,红蹄摆上桌,一笼笼热气腾腾的火红蒸糕更是香飘四溢……5日,沉浸在迎新喜庆中的水乡周庄已悄然换上红装。“一线天”的小巷内,人来人往,财神、福禄寿三星等组成的长长的贺春队伍,浩浩荡荡地穿梭于古镇内,为商户、游客送上新春美好祝福。

  前一秒还见沈厅酒家的店小二身着古服卖力吆喝,抹桌布甩得溜,下一秒身着汉服的孩童从身边飘然而过。“新春里的周庄让人有穿越回明清的感觉,龙腾狮跃、年货市集、遍布的彩灯。”四川来的游客王女士沉醉于古戏台昆曲展演,流连忘返。


大年初一,“打春牛”成为水乡周庄最热闹的一项年俗,表达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。 黄莹 摄

  走财神道投聚宝盆、咬春、跳加官、自制桃花坞年画、荡龙舟……纷繁民俗中最热闹的就数打春牛。只见身着古服的周庄“庄主”,率领家丁丫鬟,在真牛般大小的金牛前,手持彩鞭,边打春牛边念念有词:“一打风调雨顺,二打土肥地喧;三打三阳开泰,四打四季平安;五打五谷丰登……”

  “‘立春’先要‘立牛’,小时候,村里人会用稻草编织成春牛,绕行村庄与田野后,大家手持草鞭打春牛,象征唤醒沉睡大地,祈求好丰收。”75岁的老周庄人盛奶奶介绍。

  “摸牛耳会长寿、摸牛囊家财万贯,摸牛角赚大钱,摸牛嘴大富贵,摸牛身,家和万事兴……”游人们饶有兴趣地入乡随俗摸春牛沾福气,春牛被摸得越发金光闪闪。


“摸牛耳会长寿、摸牛囊家财万贯,摸牛角赚大钱,摸牛嘴大富贵,摸牛身,家和万事兴……”游人们饶有兴趣地入乡随俗摸春牛沾福气。 黄莹 摄

 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,周庄依托古镇资源发展旅游、依靠以旅游发展反哺并支撑古镇保护,打造保护与发展并重的“古镇保护周庄模式”。近年来,随着水乡精致化建设不断推进,水乡文化内涵进一步得到挖掘和保护。当地的老百姓纷纷重操旧业,打铁、竹编、纺纱织布、绣花鞋、酿酒、自制砖瓦……各亮绝活,传承本土文化的同时,也能增收创收。

  贞丰酥第二代传人孙雨炳利落地擀面,制作当地名点袜底酥。“我这家店是唯一还保留着纯手工制作的,六道工序十分讲究,做出来的袜底酥一层层薄得透明,吃起来松脆爽口。”从小耳濡目染的女儿新年里也赶来帮忙。“现在可以选择的口味更多,不仅有椒盐味,咸的、甜的都有。”

  据了解,享有“中国第一水乡”美誉的周庄2018年接待游客数达567万,同比增长3.7%。夜周庄、夜渔、夜戏、夜画、夜喜、夜宴、夜禅、夜月,水乡夜游项目不断丰富。周庄旅游公司总经理张卫青表示,周庄正不断优化环境,丰富旅游内涵,加速新业态建设,扩展境内外交流与合作,让海内外游客既能感受到“君到姑苏见,人家尽枕河”的水乡风貌,也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江南人家生活。(完)



免责声明:
  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删除.
关键词:900岁明清古镇周庄“闹”春忙 
热 点